首页>市场>正文

记录百年中国乡愁 传承千年根性文化

2023-08-11 10:08:45   来源:文艺报    

面对急剧迅猛的乡土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高科技化浪潮,我们惊讶地发现,曾被认为千年不变、“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中国乡村根性文化正面临着根源深处的整体性危机。“谁人故乡不沦陷?”千百年来,孕育和滋养乡土中国文化、文明的乡村及其根性文化正加速消逝,甚至被连根拔起。这不仅是乡土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化、人类性的整体危机。早在1948年,中国学者费孝通就在《乡土重建》中提出传统的乡土社会所面临的现代性失血危机,进而提出了“乡土重建”的深邃思考。20世纪6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也关注到,在工业文明入口处,数十亿农民向何处的问题。显然,在21世纪的今天,思考乡村、乡土、农业、农民乃至整体性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显得无比重要而迫切。

百年乡土中国心灵史的文学路线图


(资料图)

作为一个从事乡土文学研究20多年的研究者,我在苦苦思考:中国乡土文学向何处去?乡土中国社会向何处去?乡土中国农民向何处去?新时代乡村如何振兴?我突然意识到,既然看不清去处,何不回顾自己的来路?未来的道路,并不是冥思苦想来的,而是从过去的来路发展而来。历史的来路,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去处,即未来的去处正蕴藏在历史来路之中。这让我重新思考百年中国乡土文学,重新回顾晚清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文化选择和文学审美思考,乃至从更远的历史、文学中寻找智慧和启示。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思考中,我与济南出版社不谋而合,立志从众多乡土中国文学中选编一套《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来为21世纪的新一代中国青年提供一个关于百年乡土中国心灵史的文学路线图,慰藉那些因完整意义的乡村世界逐渐被挤压、削弱而无从获得纯粹乡土中国体验的读者。此外,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也是编选这套丛书的目的之一。在编选过程中,田振华、李君君等项目成员参与了全过程工作,还有很多同学参与了编校工作。在具体编撰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作家与学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因为选入这套“大系”的作品跨越百年之久,在文字、标点等方面,我们在充分尊重作家初版本的基础上,依据现代语言文字规范统一做了修订。

简单归纳,《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中所选录的作品,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强烈的经典意识。文学、文化的传承与经典的建构是由一个个经典化的环节与步骤完成的。从古代文学的“选本”,到20世纪中国新文学大系,在中国文学经典化进程中,“选本”文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乃至核心的作用,为经典化提供了不同时代不断接续的核心动力源。这套“大系”以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作品为选编标准,力图使“大系”具有展现乡土现代化发展史的重要功能,鲜活呈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心灵史。

二是浓郁的地方气息。乡土文学是最接地气的文学,是“土气息、泥滋味”的文学,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包孕、滋养的文学,又是最能显现和表达乡土中国各个地方独特文化的审美形态的文学。这套“大系”就是百年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最具有文学性的表达。齐鲁、燕赵、三秦、三晋、江南、东北、西北、岭南等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套“大系”中得到了较完整的展现。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套“大系”既是一部百年中国民俗文化史,也是一部精彩的地方文化志。

三是典雅的审美意识。文学是审美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性、审美性是文学的自然属性。文学应该是美的,是诗,是生命舒展的自由吟唱。正是在这个审美维度上,我们来选编百年乡土中国小说,让读者、研究者在美的文字诗意流动中获得对千年中国乡村根性文化之美的感悟,从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大地、人与世界的精神建构问题。因此,这套“大系”是“乡土中国的抒情诗”,是千年乡土中国根性文化的当代吟唱,凝聚着深厚的乡土生命体验、文化乡愁。

从更深层、更宽广的角度理解和思考山乡巨变

乡愁是感伤的,是一种甜蜜优美的感伤。不是每个人都有乡愁的。乡愁是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怀,是对大地、故乡、世界的一种深刻的生命眷恋。而《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就是让我们这些具有乡土中国完整经验的最后一代人,以文化传承的方式,把这种纯粹、完整、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乡愁,更集中地传递给21世纪中国青年,乃至未来的中国青年。我们曾有过这样一种乡土生活,这样一种乡村根性文化——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我们的精神基因,它蕴含未来的路径和种种可能性。

我们常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我想说的是,越是地方的,越是中国的,也越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是一个整体,是由一个个具有地方文化特性的地域文化组成的,是千百年来文化交融凝聚而成的。地方性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恰恰是中华文化的活力与魅力所在。《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就具有鲜明的、浓郁的地方性文化特征,不同地域的读者可以从中读到自己家乡的影子,并由一个个乡土文化而建立起丰富、感性、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世界。所以这套“大系”适合研究乡土文学的学者、学生阅读,也适合对中华文化、地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事实上,这套“大系”对于世界各国读者而言,是理解和思考千年中国根性文化、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的文学读本。

在今天,乡村振兴的实践正在推进,关于乡村新变的书写方兴未艾。山乡巨变是一个世界性、全球化的时代大问题,需要有一种世界性的审美视域,需要有比较文学的叙述视野,从更深层、更宽广的角度理解和思考具有某种人类性的时代巨变,建构一种从个体、群体、地域、民族到世界相融通的文学经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为新时代乡土文学发展提供了来自历史深处的精神启示和路径指引。具体说来,新时代乡土文学创作可在以下几个领域发力:一是推进“新时代乡村志”的文学历史书写和非虚构书写。二是呈现地方民俗、民风、地方名人的文学书写,以此来建构乡土民间史、民俗史、地方名人史,滋养地方文化。三是书写山乡巨变的“新人、新故事、新情感”。“新时代新农民”是新山乡巨变书写的核心所在。而借助众多的“新人书写”,就可以逐渐架构出一个大时代的人文景观与精神风貌。

新时代在呼唤着描绘新山乡巨变的新经典、新农民、新农村。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书写需要建构新的叙述主题、新的审美形式、新的人物形象。这是新时代对文学的召唤和期待。我们在像前辈作家一样深入生活一线的同时,也要学习以往的经典,从建构新时代新文学经典的历史使命和精神高度来思考和书写,在历史深度、文化深度、思想深度、人物深度和语言深度上下功夫、做文章,传承和创新千年中国乡土文化。而这正是《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编撰的意义和主旨所在。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关键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