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特区建设四十年是一场征地开发的恢宏历程,许多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村落成了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建立于南宋时期的下沙村正是其中的典型。
自八十年代开始,根据特区建设需要,政府开始向下沙村征地,由于程序法规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多年来村民群众、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对大量土地被征收、补偿不足、无偿被占用等问题提出质疑和意见。福田区人大代表黄杰文等长期关注这一民生热点,并不断利用各种途径反映问题,试图推动解决。4月4日下午,人大沙头街道工委在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讨论下沙村土地征用历史遗留问题。沙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杨华兰,区人大代表黄杰文、黄叠森、黄旭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下沙社区党委书记黄旭新主持。
一行人首先来到下沙博物馆,了解下沙村历史与发展情况。随后,建议领衔代表黄杰文围绕下沙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及村民集体诉求等进行详细说明。建议主办单位市规自局福田管理局本着对代表建议的高度重视,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并表示一是要与各办理单位及代表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加强联动,提高效率;二是对整个历史情况进行摸查,查找文件依据,尤其是建议中提到的少征多用、补偿不足等情况;三是不断完善征地程序,积极向相关村、社区及被征地对象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充分保障被征地者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杨华兰表示,未来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下沙村是福田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不能忘记当年为城市建设奉献的村民,要共同奔向新的美好生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对黄杰文等代表为化解基层矛盾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采写:南都记者张馨怡 通讯员 张姝
责任编辑:
关键词: